安徽衛視:2014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發布安徽三項目獲大獎
鏈接:
http://www.ahtv.cn/c/2015/0207/00440772.html
安徽日報:三項目獲國家人居大獎
本報訊 近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2014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獲獎名單,我省有三個項目獲得大獎。
“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是全國人居環境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我省此次獲獎的項目分別是:合肥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區合蕪蚌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合肥市濱湖濕地生態修復和公園建設項目,安慶市潛山縣官莊村美好鄉村規劃建設項目。
位于合肥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區的合蕪蚌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項目是全省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之一,也是迄今為止合肥最大規模運用地源熱泵節能技術的項目。該項目利用地球表面淺層地源中的低溫低位熱能資源,建設了地源熱泵空調系統,以地下土壤體為環境的冷熱源,夏季“蓄熱”、冬季“取暖”,與傳統空調系統相比供暖和制冷運行費用節約50%以上。官莊村位于安慶市潛山縣西北,近年來先后獲得安徽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安慶市整村推進先進村等稱號,入圍“中國美麗宜居示范村”。(記者 汪永安 通訊員 葉青山)(
合肥日報:兩項目獲2014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本報訊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公布了2014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獲獎名單,我市濱湖濕地生態修復和公園建設項目、合蕪蚌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上榜。
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是我國參照聯合國人居環境獎設立的一個政府獎項,是全國人居環境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旨在鼓勵和推動城市重視人居環境的改造與建設,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2014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共授予全國54個項目,以表彰它們在人居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取得更大成績和樹立榜樣。
安徽省此次有濱湖濕地生態修復和公園建設項目、合蕪蚌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安慶市潛山縣官莊村美好鄉村規劃建設項目獲此殊榮,其中前兩個項目位于合肥。(記者
王永亮)
合肥日報:合肥最大“地熱建筑”獲中國人居范例獎
本報訊
國家住建部發布2014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獲獎名單,合肥游艇会206yth官方网區合蕪蚌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榜上有名,成為全國54個獲獎項目之一。該建筑是迄今為止合肥最大規模運用地源熱泵節能技術的項目。
合蕪蚌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占地45畝,總建筑面積90264平方米,是集研發、轉化、交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區域科技創新平臺服務總窗口、信息資源集聚總后臺、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技術及產品交易總樞紐。
該項目利用地球表面淺層地源中的低溫低位熱能資源,建設了地源熱泵空調系統。系統以地下土壤體為環境的冷熱源,夏季“蓄熱”、冬季“取暖”,總冷負荷9300kW,總熱負荷6550kW,制冷制熱面積近8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合肥最大規模運用地源熱泵節能技術的項目。與傳統空調系統相比,供暖和制冷運行費用節約50%以上,每年節省電量約300萬度、節省電費支出約360萬元,減少污染物排放約70%以上,是全省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之一,并于2013年被評為安徽人居環境范例獎、安徽省建筑工程“黃山杯”。(葉青山
孔芬
記者
趙登巖)
安徽商報:人居環境范例獎
近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
2014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獲獎名單,合肥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區合蕪蚌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榜上有名,成為全國54個獲獎項目之一。(葉青山 孔芬 汪日貴)
江淮晨報:我省三項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晨報訊
“
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是全國人居環境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于2000年設立,旨在鼓勵和推動城市重視人居環境的改造與建設,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記者從公告中獲悉,此次我省共有三個項目入圍,除了合肥市濱湖濕地生態修復和公園建設項目之外;另外入選的兩個項目分別為合蕪蚌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安慶市潛山縣官莊村美好鄉村規劃建設項目。
位于游艇会206最新官方网站區的合蕪蚌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項目是全省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之一,也是迄今為止合肥最大規模運用地源熱泵節能技術的項目。地源熱泵空調系統由地源熱泵機組及機房設備、土壤源換熱器系統、建筑物內風機盤管系統等組成,是以地下土壤體為環境的冷熱源,夏季“蓄熱”、冬季“取暖”,從而實現整個大廈冬暖夏涼。
而官莊村位于安慶市潛山縣西北,與舒城縣接壤,總面積9平方公里,轄42個村民組。近年來,該村先后獲得安徽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安慶市整村推進先進村等稱號。2013年10月,該村還被安徽省旅游局授予“特色景觀旅游名村”,并經住建部評審,入圍了“中國美麗宜居示范村”。(晨報記者
方佳偉)
合肥晚報:靠地下土壤給房子制冷取暖
合肥兩項目獲2014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房子制冷取暖靠的是地下土壤,生態濕地風景迷人還會“呼吸”,合肥的人居環境建設可以很美也很潮。記者今從省住建廳獲悉,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2014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獲獎名單,合肥有兩個項目上榜獲得殊榮。
巧借大自然創造宜居環境
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是我國參照聯合國人居環境獎設立的一個政府獎項,于2000年設立,旨在鼓勵和推動城市高度重視人居環境的改造與建設,在環保、生態、大氣、水質、綠化、交通多方面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以適應國內城市居民由小康向更高層面邁進的客觀需要,并借此提升城市乃至國家的現代形象。
作為全國人居環境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安徽此次有三個項目獲得大獎。其中,合肥游艇会官方线路app區合蕪蚌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合肥市濱湖濕地生態修復和公園建設項目雙雙成為國家級典范。“合肥的項目巧借自然環境,做到便民、利民和惠民,為居民創造更加宜居的條件,真正體現出人居環境范例的精髓。”有關人士認為。
地下土壤體為環境冷熱源
據了解,合蕪蚌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占地45畝,總建筑面積90264平方米,是集研發、轉化、交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區域科技創新平臺服務總窗口、信息資源集聚總后臺、游艇会206最新官方网站技術及產品交易總樞紐。它是全省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之一,也成為迄今為止合肥最大規模運用地源熱泵節能技術的項目。
業內人士指出,“這個項目最大的亮點是告別了傳統帶電的空調,制冷取暖主要靠的是自然資源,人住進去會感覺非常舒適,還可以遠離常見的空調病。”該中心的建筑物利用地球表面淺層地源中的低溫低位熱能資源,建設了地源熱泵空調系統,以地下土壤體為環境的冷熱源,夏季“蓄熱”、冬季“取暖”,與傳統空調系統相比供暖和制冷運行費用節約50%以上。
生態修復讓濕地“會呼吸”
合肥濱湖濕地公園是國內首個退耕還林工程基礎上,對濕地經科學合理生態修復取得突出成效而建立的國家級公園。目前,配套建設的公園總面積達
在建設過程中,合肥濱湖濕地公園利用“生態修復”的理念,把自然和生態的成功修復作為建設終極目標,大力實施豐富植被、恢復濕地等工程。未來,合肥還擬在濱湖濕地劃出專門區域作為生態培育區,實現合肥濱湖濕地的永續留存和持續發展,真正讓合肥成為一座會呼吸的城市。(本報記者吳奇)
中安在線:合肥兩項目獲2014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公布了2014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獲獎名單,合肥濱湖濕地生態修復和公園建設項目、合蕪蚌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上榜。
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是我國參照聯合國人居環境獎設立的一個政府獎項,是全國人居環境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旨在鼓勵和推動城市重視人居環境的改造與建設,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2014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共授予全國54個項目,以表彰它們在人居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取得更大成績和樹立榜樣。
安徽省此次有濱湖濕地生態修復和公園建設項目、合蕪蚌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安慶市潛山縣官莊村美好鄉村規劃建設項目獲此殊榮,其中前兩個項目位于合肥。(
中安在線:2014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發布安徽三項目獲大獎
近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2014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獲獎名單,我省有三個項目獲得大獎。
“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是全國人居環境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我省此次獲獎的項目分別是:合肥游艇会206最新官方网站區合蕪蚌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合肥市濱湖濕地生態修復和公園建設項目,安慶市潛山縣官莊村美好鄉村規劃建設項目。
位于合肥游艇会206最新官方网站區的合蕪蚌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項目是全省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之一,也是迄今為止合肥最大規模運用地源熱泵節能技術的項目。該項目利用地球表面淺層地源中的低溫低位熱能資源,建設了地源熱泵空調系統,以地下土壤體為環境的冷熱源,夏季“蓄熱”、冬季“取暖”,與傳統空調系統相比供暖和制冷運行費用節約50%以上。官莊村位于安慶市潛山縣西北,近年來先后獲得安徽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安慶市整村推進先進村等稱號,入圍“中國美麗宜居示范村”。(記者汪永安 通訊員 葉青山)
萬家熱線:2014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公布合蕪蚌實驗區一項目獲獎
近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2014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獲獎名單,合肥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區合蕪蚌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榜上有名,成為全國54個獲獎項目之一。
據了解,這是合肥游艇会官方线路app區成為中西部首批、安徽省首個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后,在打造低碳環保建筑、改善人居生態環境上取得的第二項殊榮。
據該區游艇会206yth官方网股份 游艇会206yth官方网相關負責人介紹,合蕪蚌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占地45畝,總建筑面積